纵观中国近现代的狮子文化,虽然丰富多彩,技艺各一,大体上可以分为北狮和南狮两在系列。北狮,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的雕刻狮中,北京狮成为现代中国狮的代表,一般采用昂头恭坐状,神情肃穆,毛发丰满。而山西、陕西等黄土高原的狮子动态活跃,形体劲健,毛发不多,有的骨相和筋胳显露。南狮,大多摇头摆尾、献媚取宠、张口露齿,灵秀丰润的姿态讨人喜欢,安徽狮的眼凸脑门秃,闽广狮的大头大耳,云贵狮摇头晃脑、拖着硕大的尾巴,而西藏、青海喇嘛寺的狮子带有神秘的宗教气氛,如拉卜楞寺的狮头人身,西藏大昭寺的翼狮等。其他如台湾金门的“凤狮爷”色彩绚丽,成国当地特有的风景线。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中国狮子文化,是我国各民族二千多年以来逐步形成的文化遗产,即使在我们这个物质文明已将高度发展的时代,多姿多采的中国狮子依然有着巨大魅力,浙江宁波的压绷狮、陕北的拴马桩狮、南方的倒挂狮、狮子鞋、狮子帽、狮子灯、狮子锁、镇宅狮、香炉狮、护桥狮、石敢当狮、屋脊狮、柱础狮......狮文化在中国土地上的渗透和普及,与中国的龙凤文化相比较有过之无不及。中国狮文化是二千年中华精神文化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明的灿烂光辉,它不仅属于人文领域中的文化艺术,而且与中国各地域的民俗风情、哲学伦理、地域特点紧紧相连,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准。
铸铜汇丰铜狮子
任何文化艺术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艺术根植于生活,文化来源于社会。当中国的先民们尚未直接或间接见闻狮子的形象时,无法揣摩和创作出狮子文化,因此,中国狮子文化之源,只能借助外来文化,但却并不是被动的重复,而是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制约而发生变革,再创造了一种新的形象,这就是中国的狮文化。中国狮子文化近二千年随着历代王朝的更迭而又代代继承和变革,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又有中国狮文化的共性和艺人表达形式的不同个性。在当今世界上,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在努力保护自己本民族的本土文化,因此研究和弘扬中国的狮文化,不仅能激发我们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如从长远观点来说,更是促进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永远立足于世界优秀民族文化之林的具体举措。因此继往开来,熔古烁今,中国狮文化将与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民族长青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