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卓景铜雕厂

铜浮雕方兴未艾,铁板浮雕悄然现世

发布时间:2019-07-13 | 访问次数:8680

铜浮雕是中国古文化艺术,以不锈蚀、不脱色的优质紫铜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地方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具有做工精细、形象逼真、立体感强、风格古朴、画面栩栩如生、可永久收藏等特点。铜浮雕选材贴近现实生活,是民间的艺术精灵,他展现着人们的思想和审美。这种浮雕制作技术流传在民间,诉说着民间的故事。

事事如意铜浮雕画

事事如意铜浮雕画

乌黑的铁板长长短短,毛茬的边缘摸上去有点拉手。在郭墨涵铁板浮雕艺术工作室操作台下,这些不起眼的原料静静等待,等待经历千锤百炼后幻化成一幅幅摄人心魄的铁板浮雕艺术品。

千手观音铜浮雕雕像

千手观音铜浮雕雕像

儿时的郭墨涵大多数课余时间是在父亲郭海博的工作室里度过的。“父亲用行动教会了我什么叫执着和坚持。”如今,父亲郭海博不仅是省级非遗项目“郭氏铁板浮雕”的传承人,还获得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可只有郭墨涵明白,在铁板浮雕艺术未被人熟知的日子里,父亲付出了怎样的坚持和努力。

在旁人看来,每天面对着铁板叮叮当当地凿刻是一件特别枯燥的事,可郭墨涵却沉醉在这硬朗的节奏里,欣喜于冰冷的铁板蜕变为精美的艺术品。刚开始练习时,在铁板上敲打不了几下,胳膊就又酸又痛,有时疼得好几天都抬不起来。有时錾拿的位置不对,一锤下去就会落到自己手上,虽然戴着手套,也会把手指砸肿,甚至砸破。就算这样,郭墨涵也从没想过放弃。日复一日,以錾代笔,在坚硬的铁板上作画,几万锤、几十万锤、几百万锤……常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不动地方。终于,手下的錾、锤、铁板逐渐听话了。

不负时光不负本心,专注于铁板浮雕创作15年,郭墨涵不断完善创作创意和技法工艺。近年来,她的《雄关漫道》《忆秦娥·娄山关》《钢铁柱石》等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美术展览。在前期创作的作品中,郭墨涵最满意的是《奔腾的时代》,该作品融入了中国画写意风格,两匹骏肌肉健硕,四蹄飞腾,长鬃如燃烧的火焰般飞扬,昂扬向上、充满活力。这件作品在2018年荣获第七届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金奖。

现在,郭墨涵已是省级非遗项目“郭氏铁板浮雕”的市级传承人。在尝试过抽象风格创作后,她又回归到具象写实作品的研习。

如今,铁板浮雕项目已经启动了走进高校普及知识的活动。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建起了“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馆”“郭墨涵铁板浮雕艺术工作室”以及“大学生铁板浮雕研学基地”等平台。不少师生喜欢来这里参观体验,并因此喜欢上了铁板浮雕艺术。目前,郭墨涵在该校建筑系教授艺术设计课程的同时,正在着手和父亲一起设计铁板浮雕教学模式、编写课程教材、录制在线视频课程,为铁板浮雕纳入高校学术体系和教育体系夯实基础。

除了创作和教学,郭墨涵还跟父亲一起多次参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澳洲墨尔本理工学院师生、美国威诺纳州立大学教授、韩国工艺美术代表团、孟加拉国留学生等国际友人都曾到他们的艺术馆和工作室参观、交流、实践,将铁板浮雕艺术之美带到世界各地。

择一技,终一生。她希望,有一天世界各地都知道:中国有一种用力量锻造的艺术,那就是“郭氏铁板浮雕”。

首页 导航 电话 顶部